• 围棋的职业之路
  • 围棋的职业之路
  • 发布时间:2012-07-22 14:54:37 新闻来源: 围棋实战教室
  •    在长年的围棋教学生涯中,经常会遇到家长们的很多提问,最集中的问题便是:我的孩子有没有围棋天赋,能不能走上职业之路?    
       每每这个时候,我都无法直接回答,因为我担心我的回答将对家长和孩子造成较大影响。我深知围棋的职业之路犹如蜀道之难,而能否成为职业棋手,除开本身的天赋,极度热爱和勤奋之外,良师、环境、心理、机遇都是极其重要的因素。
       定段赛每年有20个初段名额(其中男棋手18名,女棋手2名),却有300—400个孩子在角逐,其中前100名的孩子均有跻身职业棋手的水平和能力。这时候,你的孩子即使已达到前20名的实力,可当时的情绪、身体状态,抗胜负冲击的能力又完全可能使他失去应有的水准,左右他的沉浮。因此,我认为:每个有天赋又热爱围棋的孩子都可以尝试着走职业之路,但切莫将其作为唯一之路。
       答案似乎有点模糊,但却很实际。   
       现在北京著名的围棋学校有聂道、马道。全国凡当地围棋少年中的佼佼者都麕集在这两所道场习弈,这些孩子放弃文化学习,远离家乡,远离父母,在一个极为陌生的地方,为着自己的围棋梦想拼搏。 我对这些孩子从小就献身围棋的赤子之心是佩服的 ,对这些想尽一切办法,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以圆孩子围棋之梦的家长更是敬重的。但对从小就荒芜学业,放弃文化的决定却是坚决反对的。
       原因显而易见。十年习弈,一个目的就是以围棋为职业是不可取的。倘若书、弈两不成,将来何以为生?虽说这些孩子将来在黑白世界里做个业余强豪,啸傲江湖,或许也能衣锦食肉,快乐一生。但怀抱望子成龙拳拳之心的父母心中那份内疚,我想却是终身难以释怀的。
       话说到这个程度,那孩子的职业之路还该不该去探索,去追求呢?  
       如果你的孩子实在是热爱围棋,如果你的孩子在各种规格的比赛中确有上乘表现,那为什么不去尝试呢?只是我们在探索围棋职业之路时,应该抱着“摸着石头过河”的态度,
       首先决不能放弃文化学习,决不能放弃锻炼身体。身体是立身之本,文化是求生之本。两桩都放弃了,危险实在太大!其次,决不能抱有一条路走到底的思想,而是应该通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学弈,再考虑是否让孩子继续走下去,同时还应该视情况而有所变更。有的小孩的确不错,家长也希望走上职业之路。可究竟是留在原地学习还是外出学习呢 ?如果外出,那什么时候适宜?这大概又是困惑家长的问题。
        外出求师是必然的,即令当地有名师指点,倾囊以授。但仍然要到全国优秀少年集中学弈的北京去。因为当地缺少一种严酷的竞争环境,缺一拨水平不相上下的少年棋手同师习弈,同场拼杀的对弈环境。倘若你的孩子在当地已是鹤立鸡群,那为什么不去。但你的孩子还没到这水平,那就一定要慎重。有的家长简单的认为,既然要走职业之路,不如尽早到北京去。殊不知,欲速而不达,这正如中小学文化程度去读硕士、博士,结果可想而知,到头来耗了七八年,一事无成。最终出局。其中艰辛难以言表。
        那什么时候该去北京呢?通过长期的教学经验,我得出如下标准,供有志于习弈的儿童家长们参考。
        一、孩子能在当地省内最高级别比赛中名列前茅。以湖南为例,在保证文化学习且未外出求师的前提下,能跨入“九星杯”围棋赛前八名的行列,方可作进一步的打算,若总是在十几名上下徘徊,那还是先原地修练吧。
        二、与非一线的职业棋手对弈,授三子风雨能赢下来,授二子能有一定的抵抗,慢慢至胜负参半。以湖南为例,和朱毅老师(职业五段)二子局有抵抗。一局棋,朱毅老师要拿出浑身解数方可赢下来,才可考虑外出求师。
        只有这样,我认为出外求师才是可行的。也只有这样,才尽可能的节省了家庭财力,尽可能做到不影响小孩的前途。以我本人的经验,赴京学弈至冲段成功,时间不超过两年才是最佳选择,否则永远不要去。 围棋实战教室近几年输送了四名少年赴京,且均成功定段。究其时间,彭立尧去得稍早,用了三年,其余陶欣然、马如龙、李章元长则两年,少则一年。    
        为什么强调两年呢?因为两年冲段不成功,读书还来得及啊!
        围棋的职业之路是一条充满挑战的艰辛之路,这挑战着家长的信念、毅力和财力,也挑战着孩子的天赋、勤奋和努力。成功,前途不一定就花团锦簇,失败,则一定会整天无尽的压力。所以家长必须慎重决策。
        进可攻,退可守。方是明睿之策!
        我期盼着习弈 少年中涌现出李昌镐、李世石、常昊、古力般的巨星,为棋道而献身,为国家而争荣,但决不希望在围棋的疆域里,出现太多年轻的不是职业的“职业”棋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