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围棋精神与中小学人文素质教育
  • 围棋精神与中小学人文素质教育
  • 发布时间:2012-10-31 22:19:00 新闻来源: 何云波
  • 8月6日,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何云波教授出席在辽宁阜新举行的围棋文化节,并在全国中小学棋类教育论坛上作了题为“围棋精神与中小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演讲。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棋友:
        很高兴到青岛市来参加围棋文化节暨全国中小学棋类教育论坛。我今天想要讲的主题是“围棋精神与中小学人文素质教育”。不过,在切入围棋之前,我想先讲讲很多年前在《读书》杂志上读到的一篇文章,是诗人王家新写的,题目是《汉语的未来》,登在《读书》2000年第7期。作者谈到自己的孩子幼时的一些“话”和歪歪扭扭写下的“诗”,让他和他的朋友们“吓了一跳”。从小学二三年级开始,孩子一步步被纳入教育的规范,一次,听孩子为了考试大背“个人与集体与国家的关系”,又一次让人“吓了一跳”了。孩子们一步步被“塑造”成能被体制所接受的人,其代价是一些更珍贵的东西的丧失。
        一次,作者意外地收到北大附中一位叫林芳华的老师寄来的为学生们开设艾米莉·狄金森诗歌选修课的课程小结和学生们的“作业”──诗。据说,林老师选择诗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是因为诗是开启人心灵的艺术,是对人最重要的东西──自我意识、想像力和创造力的开发。而读狄金森可以让你感到“思想着的独立的人的可贵”。慢慢地,孩子们喜欢上了狄金森的诗,慢慢地,孩子们曾经枯涩的心灵中也开始有了诗情的涌动。
    《雪花》:
        孩子在阳光下  采了一株蒲公英  不小心一吹  出现了一朵一朵的  洁白的可爱的  雪花  孩子笑了/老人在寒风中  蹒跚地行走着  他的身旁  是一朵一朵的  真正的  雪花  老人继续走着  什么也没有看见
    《头发》:
      梳子来了 头发倒在了一起 有几根头发 直挺挺地 立在那里 岿然不动 / 风来了 头发倒在了一起 那几根头发 依旧 直挺挺地 立在那里 岿然不动 / 终于 剪子来了 那几根头发 牺牲了
    多么纯粹、可爱的诗啊!“教育不在于给予什么,在于打开,就像诗,给我们第三只眼”。孩子们通过这“第三只眼”打开了通向世界、通向自我的心灵的大门,发现了在这凡俗的世间还有些可以让人“诗意地栖息”的空间。
     
        由此想到围棋,围棋也能像诗一样,成为开启心灵、打开通向世界的另一扇窗户吗?我想应该是可以的。这里当然首先涉及到对围棋的理解。究竟什么是围棋,围棋最核心的精神是什么?
        围棋当然首先是一种竞技,它模拟的是人生存的争斗。现实生活中的争斗往往非常残酷,就像战争,无论出于什么目的,打着什么旗号,总之是要付出许多人的生命的代价。而当人类把争斗转移到竞技台、到棋盘上来,便有了种种的竞技。棋,也就成了棋盘上的没有硝烟的战争。竞争,是人性之本能。真要感谢人类的这些发明,他使人性中的攻击性获得了合理的发泄的渠道。
        棋就是这样一种竞技性游戏。游戏,也是人性之需要。人生由两大层面构成,:劳作与游戏。劳作是求温饱,游戏是一种精神需要。过去中国人见面,都是问你吃了没有。这是吃不饱的时代的问候语。吃过之后,为了减少能量的消耗,最好的办法就是少运动、早睡觉。如果这个时候,有个人觉得吃得过饱,要去跑步、唱歌、跳舞、下棋,这在那些吃不饱的人眼里,一定是吃饱了撑的。
        游戏,就是吃饱了撑的之后的文化。
        游戏,满足的是人精神的需要。18世纪德国诗人席勒在《美育书简》中竭力推崇古希腊人游戏精神的理想:自由、和谐、全面发展的人格。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弘扬的就是这种游戏精神的理想。席勒认为:人生最高、最完美的境界就是游戏:“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整的人。”
        游戏的本质有三:其一,无直接的功利目的;其二,全身心投入;其三,自得其乐且其乐无穷。当一个人游戏的时候,他便进入了一个完全的自由的境界。
        围棋,便是属于这样一种能带给人精神的自由、快乐的游戏。这游戏到了一定的境界,就成了艺术。
        艺术即游戏,自由、快乐、非功利与审美,成了游戏与艺术的共同的要素。下棋,一方面是争胜负,战胜对手,另一方面,每一个人,都希望下出舒展、大气、令人赏心悦目的棋来,围棋中的许多东西,也是符合美的规律的。
     
        说了这么多围棋是什么,下面便涉及到围棋教育,我们究竟想从围棋中得到什么。
        我们一些孩子学棋,家长的目标可能很明确,就是走竞技之路,最终让他成为职业棋手。但是,这条路毕竟太窄了。一些围棋培训机构,也以技能培训为唯一目的,这种围棋教育,其实是有弊端的。陈祖德先生在新近陆续出版的《中国围棋古谱精解大系》自序中就谈到:我们的祖先发明了围棋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带来了无穷乐趣!可惜,当前,围棋和其他体育项目一样,竞技性越来越突出。现在有不少孩子的家长为了把自己的宝贝培养成“常昊”、“古力”,大人孩子付出太多代价,使快乐的围棋变得沉重。在北京集中了全国各地那些非常聪明优秀的小棋手,很有些孩子甚至宁可学业荒废,或者连小学都不上,只是希望成为职业棋手。这不是围棋的盛事,这是围棋事业发展的一个异化现象。何必都要挤上职业棋手这独木桥呢?
    围棋精神,我以为本质上是一种游戏的精神。说到游戏,中国人很容易就想到一个成语:玩物丧志。其实,玩物未必丧志。单从有用的角度说,人生,就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博弈过程,通过选择合适的策略达到你认为合意的结果。而游戏,往外是人生的抽象、模型,我们可以从棋戏中学习生活:怎样与人相处,怎样竞争,怎样适应规则获得人生的最大利益。
        当然,围棋作为一种竞技游戏,我们从中得到的远不止于此。前面我们说到,席勒把游戏与培养健全、完美的人格联系在一起。游戏,也可以使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就像我们小时候玩泥巴,把泥巴捏成各种人形、动物的形状,或用泥巴造房子,那就是我们最初的艺术创造。孩童的游戏与科学家的创造,其实有很多近似之处,许多科学家,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孩童游戏般的好奇与痴迷,他们以一种近乎“玩”的方式,去展开想象与创造。就像哲学家金岳霖在西南联大教书时,曾有学生问他:“老师,逻辑学这门学问这么枯燥,你为什么要研究呢?”金回答:“我觉得它很好玩”。当金先生在哲学王国里自由嬉戏,既不把哲学看作是为某种政治利益服务的工具,也不把它当作谋取个人私利的手段,在那个纷乱的时代,肮脏的小阁楼便为他提供了“诗意地栖息”的精神空间。游戏,也便成了学问的一种难得的境界。
        可惜,中国人对作为游戏的“玩”往往有着种种误解。表扬一个孩子认真学习,大人叫他放松一下,他说“我不爱玩”。这是多么可怕的事啊,在该玩的年纪,竟不爱玩,并且受到表扬。还有一种情况呢,“玩”的天性总被压抑,一旦有机会就没有节制地“疯玩”,当今电脑游戏的风靡,且使许多孩子沉溺其中,难以自拔,大概跟我们提供给他们的好玩的东西太少有关吧!
    围棋作为一种智力游戏,就是这么一种好玩的东西,他将智慧、创造与想象高度地融合在一起,且能带给人很多的快乐。我们一提到读书,就是读书苦、苦读书、读苦书,头悬梁、锥刺股,面壁十年,寒窗苦读……读书本来是很快乐的事情,我们的学生,却把读书当做了吃药,怎一个“苦”字了得。这是否是我们教育的一大失误呢。由此想到围棋教育,当一些家长和学校纯粹以比赛成绩来衡量孩子学棋的成果,甚至一些家长因为孩子比赛的失利,动辄施以责骂甚至体罚,使下棋变得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苦不堪言,这是否也是我们围棋教育的一大失误呢。
        有外国人说,中国人的辞典里,只有拼搏,却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幸福。孩子从小就被教导,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人生能有几回搏?那么,成功呢?就是做超越他人的人上之人,否则便仿佛不是人。这种成功学其实很害人。因为一个社会,大部分是普通人、凡人。这种成功学让很多人都活在焦虑之中,不知道幸福、快乐为何物。围棋也是这样。少部分特异之士,他们可以下到很高的水平,可以去为国争光。但对大部分人来说,棋就是我们的一个业余爱好,从棋中获得快乐才是最重要的。为棋而搏与享受围棋,代表的是两种围棋观。下棋的快乐跟水平高低没有必然的联系,一辈子的臭棋篓子,有时比职业高手从围棋那里得到的快乐可能更多。我们把围棋看作是游戏、娱乐,看做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对孩子来说,是素质培养的一种有效手段。对普通人来说,也不需要拿它为国争光。也就是说,让围棋回归到他本身。日本棋院挂有一条幅,说围棋有五得:得好友,得人和,得教训,得心悟,得天寿。我再加一得,那就是得快乐。
    由此,普通学校的围棋教育(而非以培养职业棋手为目标的专门的围棋道场),就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教学内容上,,既注重技能训练,又适当引入与围棋文化相关的内容。在教学方式上,既以课堂教学为主,又可以组织一些课外教学活动,如邀请有关专家和在其行业中有一定建树的人士,面向学生或家长,进行一些棋文化、棋与人生智慧之类的素质教育讲座。同时,在现今围棋教材基本上是技术训练的情况下,尽可能面向不同年龄层次的孩子,提供围棋文化方面的配套教材。这些,如何去做,都是需要我们认真讨论、研究的事情。
        在现今中学教育面临升学的巨大压力下,素质教育应该是应试教育的很好的补充。而其中围棋教育的目标应该是,让学生从围棋中获得快乐,从游戏中增长智力,从智力游戏中启迪人生智慧,以素质的全面提高带动升学率,最终目的是培养快乐的、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人。
       为此,我们从围棋中已经得到很多。这正所谓:有棋如此,夫复何求?

友情链接